演唱會的票怎麼買?為什麼現在票價這麼貴?(中)

by carolloak33@gmail.com

只要抓住了流量,就抓住了變現機會。演唱會市場的特徵是參與主體必須多元化、多元化。參與並共同策劃和執行現場演唱會活動的包括主辦單位、訂票代理、場地經營者、票務公司以及其他各類人士等。

 

精選內容

 

吉斯尼世界紀錄

那麼我們可以看一下香港歌手張學友2016年至2019年的演唱會。兩年又三個月,張學友共進行了233場巡迴演唱會。在讓450萬現場觀眾陶醉的同時,他也打破了曾經創造的吉斯尼世界紀錄。他先前的張學友半世紀世界巡迴演唱會創下了146場演出的紀錄。這一次,情況甚至更好。據估算,他每場演出的票房約為1300萬元。

當然,這1300萬元並不是全部都是張學友賺的。這筆錢還需要扣除30%左右的場地和保全管理費、30%左右的經紀公司宣傳費用以及10%的其他費用。應該還有30%可以進張學友的口袋。那1300萬中的30%呢?約400萬元人民幣。張學友共舉辦演唱會233場,收入9.32億元。所以即使扣除所有費用,張學友賺的錢還是非常可觀的。那為什麼一場演唱會要收這麼多錢呢?為什麼有些音樂會的門票這麼貴?為什麼它們還能賣到天價?

 

資本家購票

這不就是演唱會主辦單位利用觀眾的虛榮心和追星心理賺錢嗎?一些音樂會的組織者就是喜歡看到人們排隊購買。門票資本家會製造假象,讓人們相信只有在音樂會上才能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。只有在現場才能與自己喜歡的藝術家近距離接觸。只有親自到場才能證明你是真正的粉絲。

所以我常聽到人們說,在網路上或電視上觀看的體驗與親自觀看完全不同,無數人會花光口袋裡的所有錢去買門票來體驗這種所謂的體驗。當然,這些音樂會的組織者並不僅僅滿足於賺取音樂會門票。他們還會簽訂各種廣告贊助協議,銷售各種週邊產品等等,讓人們花更多的錢,收穫更多的韭菜。那他們為什麼要舉辦音樂會呢?

 

演唱會的刺激

賺錢之所以如此容易,是因為演唱會主辦單位可以利用人們的虛榮心、追星心理和消費慾望來獲取高額利潤。也有可能有些人只是有錢卻無處可花。他們不知道如何花掉這些錢,所以他們別無選擇,只能花掉。就觀看音樂會的體驗而言,他們可能沒有其他的人生追求或目標。只有不斷追逐所謂的感官刺激讓自己感到快樂,才會覺得自己活著,卻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在被資本化。

我們被消費意識所奴役,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得起演唱會門票呢?因為這些人不知道自己在浪費錢,但他們還是認為花的錢是值得的。你可以想一想,我們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,消費是生產的驅動力。我們常被灌輸買、買、買的觀念。我們常被告知,只有購買更多的商品,我們才能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滿足。

 

如何小心黃牛票

當然,演唱會主辦單位和藝術家們也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機會,利用人們的消費慾望來獲取更多的利潤,讓人感覺錯過了就會後悔一輩子。這種感覺就是消費至上的最佳表現。現在音樂會已經很慢了。他的生態系統已經慢慢形成了。除了演唱會主辦單位等相關單位外,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就是黃牛。

每當有熱門演唱會的時候,黃牛就會出現。當他們看到利潤的潛力時,他們就像瘋狗一樣。他們爭相搶照片中音樂會的門票。熱門演唱會的門票一售出,很快就被黃牛搶走了。這些黃牛搶到票後,就會天價出售,賺取暴利。

 

更多演唱會&活動相關文章

【T-KI無限偶像祭】25組實力派偶像輪番接力 HIGH翻週末夜(購票教學)

You may also like